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六十九章 粮荒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“初阳此行何往?”公子卬拱手道,这年头知识分子太少了,一个君子的培养要消耗大量的箭支、五谷,习得君子六艺,也需要经年之功,这都需要家庭的倾力供养,如果不是大小贵族,一个普通的农民、工人家庭很少有供奉起这样的读书人的。

比如说战国大牛人苏秦,家里人缩衣减食,织布不辍供他读书、周游秦国,结果投资秦王失败,游说不被采纳,回家都没给他好脸色看。

足见对于非富即贵的阶级而言,培养知识分子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买卖,所以才有了宋国这样的世官世族制度——没办法,实在是养不起人才,公族子弟多少是能读书打仗的,菜一点也能勉强使唤。

田伯光虽然没有韩信、乐毅这样变态的临阵才能,但是防守城池来颇有章法。这年头打仗只要不犯错,基本上都可以算是人中龙凤了。公子卬封地草创,能用的人才就荡虺、管理、田单、资章甫。

田单打仗莽一波还行,但是作战指挥、治国理政就没经验了。

管理算是个通才。

荡虺各方面经验不足,不过胜在前期荡氏培养的底子好,学什么都快,潜力股。

资章甫算是理财的好手了,可惜出身商贾,没有经过君子系统的培训,打仗拿不起武器,与诸侯交际不懂诗经、仪礼。

春秋战国的君主都喜欢招揽人才,毕竟自己培养太费钱,周期又长。公子卬表面上做足尊重人才的姿态,心里打着小九九,期望田伯光若是能回心转意最好,若不肯,来个回马荐诸葛也是极好的;再不行,千金买马骨,把求才的名声打出去,日后也好有人投奔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baimabook.net

(>人<;)